自学考试每个学期那么多课程安排,每一次报考的时候,都需要了解课程大纲中有哪几门课程是可以报考的,自己学了哪几门课程,很多自考生都在纠结该如何合理安排报考课程?

    依据专业考试计划的安排,自考的所有课程在一年以内,至少都会安排开考一遍。这样的安排可以使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尽可能多地选择报考的课程,以达到缩短自学考试时间的目的。但对于刚报考的新生来说,也会增加他们学习的难度,尤其是在选择报考课程方面,常常不知所措,无所适从。因此,建议新生对自学考试专业计划和考试课程设置必须认真地了解,并细心地分析研究,做出最后的判断。

    考生在安排自己的学习时,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,先考虑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学的基础性课程,如公共政治课和一些基本的专业基础课,可以先避开一些学习起来较难的课程,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“古代汉语”、经济类专业的“高等数学”等,这些课程可以安排在第二学年再学习。

    考生报考时,还应注意每次报考的课程不宜过多,可以参照各专业的课程设置,上、下半年的考试安排,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制订相应的考试计划。一般来说,考生从开始自学考试到拿到毕业证书,大致需要两年到两年半的时间,因此建议考生每次选择二至三门课程比较适宜,这样可以保证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比较充分,以便一次顺利通过考试,从而树立和加强自考的信心。另外,自学考试许多专业还设有实践性环节的考核,考生在完成规定的理论课程考试后,需要到主考学校参加实践性环节考核;本科段不考外语的考生,需要换考三门或三门以上课程;报考本科专业的考生还需要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的答辩。这些都需要考生在制订自己的考试计划时,作为考量计划安排的因素。

    此外,国家和各省考试机构根据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,在专业设置上,为增加适应性,会对部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一些改革,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在知识、能力、素质方面的要求,另外,还会删减一些不适应自考的专业,或增设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,对于上述的调整,省级和各地考试机构会通过网站及新闻媒体提前向社会公布,因此,还要提醒考生,应随时注意专业考试计划的调整和变化。